登錄  注冊 首頁資訊房產招聘分類交友生活旅游汽車論壇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 > 勞動法規

案例:女性如何在勞動中維護權益

來源:搜網人

女性勞動者作為弱勢群體,合法權益遭用人單位侵犯的現象時有發生。據了解,番禺區法院于2011年成立廣州地區唯一一家專門的勞動爭議案件審判庭至今,該院勞動爭議案件審判庭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5474件,但女性勞動者通過訴訟維權的僅占三成左右,遠少于男性勞動者。

番禺法院在審理該類案件中發現,女性勞動者在特有的“四期”即孕期、產期、哺乳期、經期,較難得到用人單位的合法保護。有用人單位在此期間通過降薪、降職、調崗等手段變相逼迫女性勞動者主動提出辭職。

此外,番禺區法院還發現,涉及女性勞動者的案件多發生在服裝加工、商業零售、餐飲服務、保潔服務、家政服務等女性相對集中的勞動密集型行業。

案例1  村委會開除哺乳期治安員

黃某曾任番禺某村委會女治安員,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協議,村委會沒有為黃某參加社會保險(行情 專區)。2011年8月,黃某產后回到村委會上班。但同年12月24日,黃某休息一天后,村委會認為其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休假不當,月底通知黃某解除勞動關系。

法院認為,由于村委會未能舉證黃某休假不當,影響村委會工作,村委會應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合計24000余元。由于村委會未為黃某參加社會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同樣應支付相應的補助。最終,法院判決村委會支付黃某共計38000余元。

法官支招  女員工“四期”有保障

《勞動法》對女職工特有的“四期”規定了特殊保護。根據《勞動法》及《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懷孕、產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職工的工資,辭退女職工,單方解除勞動(聘用)合同或者服務協議。如果用人單位違反上述規定,女職工可依法向所在地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案例2  美容院員工沒簽勞動合同

羅某于2009年8月27日入職番禺某美容院,任美容顧問,底薪800元/月,雙方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入職后,美容院向羅某收取了1000元押金。羅某稱,在職期間自己每天平均加班4小時,美容院一直沒有支付過工資和加班費。2009年10月25日,美容院將羅某辭退,于是雙方產生糾紛,訴至法院。

由于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羅某能向法院提交的證據只有工牌一個,標有某美容院美容顧問字樣,以及收據一張,蓋有某美容院印章,寫明“收到羅某學費1000元,辭職前兩個月退還”。

美容院辯稱,羅某并非該公司的員工,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羅某提供的證據中所蓋印章與美容院所用的印章不符。

承辦法官將敗訴風險告訴了羅某,經仔細詢問得知羅某有個同事可以為她作證。最終,其同事甘某出庭證明羅某曾在美容院工作。法院判決美容公司向羅某支付工資1600元,返還押金1000元。

法官支招  應注意保存工作證據

證據是法院查清案件事實,作出正確裁判的基礎和依據,是訴訟的核心和靈魂。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出證據。因此,女職工在維權過程中,必須注重證據的收集與使用,如果勞動者不能提供有關證據,可能會影響自身權益。

在平時的工作中,建議女職工妥善保管以下證據: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 、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行情 專區)、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通知書、往來郵件、工資單、押金收條、出勤記錄、職業中介機構的收費單據等。

案例3  勞務派遣合同維權存風險

王某自2007年在番禺區某酒店任服務員,后升任領班,但一直以來未與該酒店簽訂勞動合同,而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2013年起,王某被酒店無故降職并下調工資,遂主動提出辭職,酒店遂將王某退回勞務派遣公司。王某不服酒店的處理,起訴要求酒店向其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加班工資、失業救濟金及補繳社保等合計10余萬元。

在訴訟過程中,王某認為自己一直為酒店提供勞動,故應向該酒店主張權利,并對結果抱有較高的期待。而事實上,王某的勞動合同并不是與酒店簽訂,而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其作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對其與后者簽訂勞動合同的行為承擔相應法律后果的。但是,由于王某不了解法律的相關規定,堅持起訴酒店,這無論從訴訟風險、訴訟能力、證據收集及知識水平等多方面,都明顯處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法院徑行判決,王某的訴訟目的將無法實現。而且,王某在訴訟時正懷有身孕,參加進一步的訴訟程序已有不便。

經過法院多番調解,最終促成雙方以萬余元的方案達成調解,了結了雙方所有債權債務糾紛。

法官支招  認清法律關系勿草率離職

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注意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崗位、工作地點、工資待遇、勞動條件等條款是否與招聘時用人單位的承諾相一致。工作內容和地點要明確,工資數額要準確,以防用人單位變更工作崗位或工作地點。此外,看清合同中是否約定了以下必備條款:企業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勞動合同期限、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及職業病防護等。

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經過慎重考慮,認識到雙方簽訂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切不可意氣用事。如果草率離職后反悔,起訴用人單位,請求恢復原職或向單位索要更高的賠償金,將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泗水信息港 cnsishui.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內容均為會員發布,請注意識別驗證信息的虛假。據此交易風險自負!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連帶責任。
12周岁女裸体啪啪自慰高清